她是首位登上奥运赛场的藏族运动员,2012年初次参加伦敦奥运会,她就以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荣获女子20公里竞走的铜牌,她就是切阳什姐。然而,命运似乎为她预留了更多的转折和考验。
赛后,冠军和亚军被查出兴奋剂违规,而这场“风波”最终将迟到11年的金牌递补到了她的手中。面对这样一块迟到了11年的奥运金牌,切阳什姐的心中充满了“遗憾”与“痛苦”,她说“我不愿意别人叫我奥运冠军”,主持人鲁豫说,“她长达11年的人生被别人偷走了,我觉得特别不公平”。
近日,切阳什姐做客由燕之屋独家冠名的《鲁豫有约一日行》十二季,与鲁豫分享自己是如何面对这份“遗憾”,又是如何重振精神,为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进行全力的准备。
错位的荣誉:面对迟到11年的金牌,“对我来说,那是一场痛苦”
在2023年10月4日举行的递补奥运金牌颁奖仪式上,切阳什姐、刘虹和吕秀芝包揽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的金、银、铜牌。颁奖仪式上,面对这块本应在22岁时得到的奥运金牌,切阳什姐泪洒现场。事后采访,切阳什姐坦言:“流泪不是因为喜极而泣,而是因为遗憾……”这枚迟来11年的金牌,对切阳什姐来说,不仅代表了一个运动员职业生涯的至高荣誉,也是一种对于“如果”和“可能”永远无法回答的遗憾。
当天上午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夺金的喜悦还未完全褪去,到了晚上,面对那枚等了11年的奥运金牌时,切阳什姐的心情变得复杂。“对我来说,那是一场痛苦。”她错过了在顶峰时刻与世人共享胜利的机会,那份应有的喜悦和荣光,因时间的错位而变得有些苍白无力。
“我也不愿意被人叫做‘奥运冠军’。”她的抗拒不是因为不重视荣誉,而是在她看来,冠军的荣耀不仅仅是金牌本身,更是与对手共同竞争、与观众共同分享激动人心的时刻。缺失了这一过程的金牌,虽然光彩夺目,却也让她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空缺和遗憾。
亚军“魔咒”与未完的梦:切阳什姐在准备着下一个“突破” 切阳什姐,这位来自青海省海晏县的藏族运动员,自2008年开始接受竞走专业训练,仅经过四年的磨砺,便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破了亚洲纪录,自己都不相信。
”她本以为能够跻身前八就已经达到了目标,未曾想到自己会一跃成为第三名。年少成名的她原本应该信心满满地迈向她的人生和运动生涯的更高峰,却因长期累积的身体疲劳和伤病,加之外界的巨大压力和期望,令她的身体逐渐告急。
面对身心的双重煎熬,她一度考虑放弃,甚至回到了藏区休养,但内心的不甘和对竞走的热爱最终促使她重返训练场。